7月14-16日,协会组织副会长以上会员,赴浙江中部沿海之天台、温岭、临海一带休闲考察,这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协会第一次组织纯休闲式旅游考察,旨在为遭受新冠疫情和经济下滑双重压力的较大型骨干会员企业的老总们松解情绪、释放压力。
14日晨,副会长们早早来到指定地点集中乘车出发,途经4个多小时的跋涉来到了浙中天台,游览被称为佛教天台宗祖庭、隋朝古刹的“国清寺”。据史料记载,智者大师(538-597年)在天台山创立了中国汉化佛教第一宗——天台宗。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日本高僧最澄到天台山国清寺学习天台宗义理,回国后在京都比睿山创立了佛教天台宗。该宗教徒尊国清寺为祖庭,时时来华参谒,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11世纪,高丽僧人义天至国清寺求法,又将天台宗传入朝鲜半岛。
15日,考察组一行驱车2小时,来到温岭石塘。副会长们不顾烈日高温,登上网红景点“七彩小箬岛”上的鱼民村落——小箬村。该村居山海之角,马卡龙色的建筑,让身临其境者仿佛进入了五彩斑斓的调色盘,顿感悠然自得,也能倍感大海的柔情,因此被称为石塘最佳的日落观赏地之一。
随后,副会长们来到“长屿硐天”风景区继续参观游览。该景区位于北雁荡山余脉,山峦海拔在150米左右,属低山丘陵。据《嘉庆太平县志 地舆三》记载:“屿不甚大而最有名,并石苍、黄监或统称‘长屿’”。“长屿硐天”犹如海上一座狭长的岛屿而得名。长屿硐群是自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留下来的景观,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虽由人作,宛若天成”。千百年来,长屿人一钎一锤的凿击,取出了上亿立方的石材,留下了28个硐群、1314个形态各异的硐窟。“长屿硐天”虽没有自然溶洞的钟乳、石幔,但依势取石留下的石硐风景或如古钟、或如覆锅、或如桶壁、或如巨兽,千姿百态。其硐有的孤立,有的串连,有的环生相叠,有的几硐并峙,深幽曲折,雄伟险奇。硐内凝灰岩削壁成廊,天窗顶空,石架悬桥,层叠有致,变幻莫测,宛若岩石的迷宫,其中尤以观夕洞景区的岩洞音乐厅更显造化之神奇,不用电声设备,就具立体声效,真可谓“人力无意夺天工”,因而成为我国独有的风景。
16日上午,副会长们车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临海,游览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点——台州府和紫阳古街,欣赏有“江南八达岭”之称的古城墙雄伟风采,领略“古建筑、古商店、古石板路、古迹名胜、古民俗风情”的“五古”街味。
16日中午简餐后,考察组一行愉快踏上返昆之路。